海曙區創建污水零直排區的第二年,實現城區內老小區污水零直排全覆蓋
新增一根管道,讓雨水污水分開走
早在2014年,海曙區便在全市率先開展老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去年起,這一改造項目成為海曙創建污水零直排區的拳頭工程”并在鼓樓、月湖、江廈三個“零直排”創建街道全面鋪開。
改善內河水質,關鍵在于管控岸上直排的各類污染源,讓小區里的污水不再入河是重中之重。海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曙城區的居民小區老舊化程度較高,局部老小區建造時雨污管未分設,局部雖有雨污管,但雨污混接、管道堵塞現象嚴重,水處理設備且大部分小區陽臺落水管直接接入雨水管,陽臺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成為河水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依照污水零直排的要求,海曙區對老小區的雨污管網進行精細化改造,老小區原有的一條雨污合流管改造成專用的污水管道,另外新鋪設一條雨水管道,使得屋面地面雨水經管網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網,確保廢水全部接入污水管道而不再污染河道。
97個老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涉及約1675棟住宅
如果說,1.0版的污水零直排目標是晴天沒有污水通過雨水系統直接排入河道;那么2.0版的污水純水設備
。
記者了解到今年啟動的西門、南門、白云、望春、段塘五個街道的97個老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涉及約1675棟住宅及局部小區內的沿街商鋪,同時也包括一系列道路、綠化等的修復工作。
加上去年已完成的三個街道,這樣城區八個街道都走上污水零直排創建道路。海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去年完成改造的梅園社區為例,經過因地制宜對各類管道進行改造、維修、更換,不只有效提升了小區內排水排污能力,同時還綜合發揮了治污與排澇作用,目前基本能確保晴天不排水,雨天無污水,并能逆轉強降雨時的水淹困境。
形成一套可以推廣的海曙模式”
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海曙區累計完成了83個老小區的雨污分流改造。多年的工作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并形成一套可以推廣的海曙模式”
據介紹,今年海曙區的老小區雨污分流改造采取“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將項目的設計、推銷、施工工作等“一體打包”由總承包單位認領。以前老小區一旦進行管網改造,遇到最大難題就是底數不清,水處理設備資料缺少。海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遇到前期設計圖紙與施工現場實情難以匹配,工程就要另做調整,而今年采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把設計、推銷、施工“三合一”能有效解決施工現場管道變卦、增減等問題,加快施工進度純水設備
。
此外,雨污分流改造的額外施工也是一個確保污水零直排的經驗”據悉,施工過程中,海曙區會著眼“四小行業”排污難題,對符合條件的臨街商鋪增設隔油池,可將店面的油污水收集凈化。同時,視情為局部老小區新建化糞池、疏通窨井等,保證小區內污管的疏通。
“本文由浙江杭州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水處理設備.實驗室純水設備.純水設備
- 上一篇:純水設備: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范疇,督辦地方整改到位、嚴肅 2018/5/31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