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純水設備:廢水中硫化物去除詳解
近年來,隨著國家排放規范的日益嚴格和環保監管力度的加大,硫化物逐漸的納入到環保體系的監管當中。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規范》GB25467-2010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規范》GB25466-2010規定硫化物排放指標為1.0mg/L;錫、銻、汞工業污染物排放規范》GB30770-2014規定硫化物排放指標為0.5mg/L目前,硫化物超標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有色金屬企業發展的一個共性和難點問題。
有色金屬行業選礦廢水中硫化物主要來源于硫化物主要來自殘留選礦藥劑和礦石,其中殘留選礦藥劑帶入的硫化物占主要部分[1]這些含硫選礦藥劑在不同的pH值和溫度等條件下可以分解為多種形式的硫化物。如常用的選礦藥劑黃藥在水解后的主要含硫產物是CS2和少量SS-S2-ROCOS-等;乙硫氮在降解后的最終含硫產物主要也是CS2以及少量SC2H52-N-COS-等;CS2弱堿性溶液中又可水解產生S2-H2SS22-S等硫化物。
所以, 純水設備不同條件下的各種降解反應使選礦外排廢水中的硫化物組成成份非常復雜,而且容易形成膠體或不易沉降,使外排廢水中硫化物很難達到國家排放規范。
有色金屬冶煉廢水一般由以下幾種組成:污酸、沖渣水、煙氣凈化廢水、車間沖洗廢水和設備冷卻水等。其中硫化物主要來源于污酸硫化處置工段過量投加的硫化物。為了保證砷、銅等重金屬的去除效果,污酸硫化處置工段往往會過量投加硫化鈉,從而導致硫化后液中硫化物的大量存在這種情況下,硫化物的存在形態主要為溶解性的H2S以及S2-等。
技術發展趨勢
1對廢水中硫化物污染源進行識別,實現源頭控制
采用從源頭開始到末端的全過程調查的方法,建立起生產全過程的硫化物平衡,分析各股廢水的硫化物貢獻率,開展污染源的識別,確定導致冶煉廢水處置出水中硫化物超標的關鍵污染源節點;再根據冶煉廢水的水質特征,結合企業已有的廢水處置工藝(如石灰鐵鹽中和沉淀處置工藝)實際特點,對污水站現有工藝運行參數的進行優化,此基礎上提出硫化物的綜合治理方案,從而實現硫化物的源頭控制。
2采用先進、適用的硫化物治理技術
去除硫化物的治理技術很多,各技術也有各自的適用范圍。研究具有針對性的處置藥劑、合理控制反應條件,優化廢水中硫化物的末端處置技術,從而得到先進、適用的硫化物治理技術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總之,應加強對有色金屬行業冶金廢水的處置研究,以符合國家行業要求,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實現和諧發展。
- 上一篇:全國人大環資委牽頭起草的長江維護法,環境企業帶來眾多商業機會 2019/7/30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