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零直排區”浙江模式已初步形成
路子要因地制宜
盡管浙江吹響了污水零直排區”號角,但因不同縣(市、區)經濟發展水平各異,步伐難以邁得整齊。如金華地區的義烏和磐安,兩地在鄉村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較大差距,但卻因地制宜,走出兩條各具特色的路。
義烏走的精細化、大投入”之路。走進浙江思源絲網印刷小微產業園區,一套初期雨水回收系統引人注意,這是為了確保園區內污水零直排不留死角而投資安裝的這里印染企業集聚,平常路面難免有污染物積累,一旦下雨,污染物被雨水沖走,雨水就變成了污水。園區負責人介紹,而雨水回收系統可以將15分鐘內的降水識別為污水,并引入污水管網,處置后排放。
高投入換來高回報。截至目前,義烏財政投入48億元、其他渠道投入150億元用于“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全域366個區塊中95%已完成創建,預計今年可全部完成。
再觀磐安,則是別樣光景。磐安作為經濟欠發達縣,零直排區建設中投入資金有限,但也有自己的金點子。磐安縣治水辦專職副主任厲旭陽說,純水設備保養其中具特色的做法要數“清掃井”
清掃井”住戶門前的一處擋污設施,當生活用水流出時,非液態的垃圾、雜物等就被擋板阻隔滯留,僅污水進入地下管網。據了解,一個清掃井只需約80元就能制成,目前磐安已有兩萬多戶住戶裝置并使用。
方法模式需要創新,因地制宜是最好的方式。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理念需注重雙贏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是否會影響經濟社會發展?這樣的聲音過去一年在浙江從未停止。
這是對區域環境的一次綜合性整治,各地要以此為契機,倒逼企業淘汰、提升、轉型。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說。
義烏后宅街道起航工業園區曾是個“低散亂”企業的集中地,純水設備保養園區內的企業廢水處置不規范、環境管理不到位。后宅街道以零直排區建設為契機,撤除企業之間的圍墻”建設集中配套的公共設施,對原有的產業進行完全的整治和升級改造。企業得到實惠,環境得到改善。
整治與發展的雙贏同樣發生在農村。湖州長興縣水口鄉是有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人氣集聚帶動了經濟發展,也給資源和環境造成較大壓力。
針對這一問題,全力推進農家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全面治理生活污水。水口鄉副鄉長丁利強表示,截至目前,水口鄉已建成配套管網90余公里,實現了農家樂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水更清澈了回頭客也越來越多。丁利強說,今年上半年,水口鄉旅游收入5.76億元,同比增長20%
長效靠科技賦能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及,以搭建“數字管網”強化“數字監控”為載體的數字治水”管理鏈條已逐步建立。
杭州市余杭區東湖街道上馬的智慧管網項目,讓“走錯路”污水都有跡可循。這一系統可以通過實時監控、自動預警、數據分析等功能,針對性地解決地下管網管理的難點。一旦雨水管中的水出現污染物超標,工作人員便能通過系統馬上定位出問題的管道,從而解決問題。
無獨有偶,舟山市開發的污水零直排智能化信息系統”采用“互聯化+云平臺”技術,將建設資料整合為“一張圖”貫穿排查、建設、運行、監管全過程。目前,7個工業園區、4個生活小區和 7個鄉鎮(街道)已使用這一系統全面開展工作。
據了解,今年浙江的目標是將310個鎮(街道)800個生活小區、52個工業園區建成“污水零直排區”隨著建設進程高質量推進,距離污水零直排將不再遙遠。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副主任王以淼表示。
本文由上海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上海水處理設備, 純水設備 , 上海純水設備,純水設備保養
- 上一篇: 上海水處理設備詳解:如何減少對臭氧的破壞 2019/8/16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